你好,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网欢迎您!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佛山市科技局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

发表单位:市科技局 发表时间: 2013-03-29 17:04 [ 浏览字体: ]

  2012年,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2012年我市科技工作情况

  (一)全面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

  11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李贻伟、市长刘悦伦、副市长刘炜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市各区、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市直副局以上单位负责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负责人代表共计5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明确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步伐,全面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会上下发了《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年)》(征求意见稿)及《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利四个资助扶持办法也已随同下发至各部门征求意见。

  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根据《广东省改善创新环境五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各项重点工作,从优化研发环境、优化创新市场环境、优化产业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人才环境、优化创新社会环境五大方面制定了《佛山市改善创新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征求了各部门意见,目前已报市政府。

  (二)大力推动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

  2012年,我局按照国家、省、市科技工作的部署,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共计1300多项,获得省、国家经费支持超过3亿元。其中,获得国家科技立项67项,立项经费2350万元;获得省级科技立项214项,立项经费28823万元;市级科技立项218项,立项经费6026.5万元;市发明专利资助项目728项,资助经费389.5万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市级科技成果鉴定70项,省级成果登记15项,市级成果登记88项。今年择优评审出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共109项,推荐省科学技术奖励39项。其中,“佛山一环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管理创新”项目已荣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拟奖项目。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44家(禅城区85家、南海区184家、顺德区215家、三水区39家、高明区21家),总数量位于广东省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965.3亿元,总收入3032.82亿元,工业增加值632.83亿元,出口创汇125.76亿美元,税收总额93.79亿元,净利润140.53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到4615.2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2%,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9亿元,增长16.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4%。

  2012年,全市除顺德区外,共有58家企业共324个研究开发项目申报了2011年度技术鉴定(集中),最终56家企业228个项目通过技术鉴定,研发总投入达6.9亿,加计扣除应纳所得税额3.45亿,减免所得税5175万(按照最低所得税税率15%计算),全市申报研发项目数量、享受优惠政策企业数量、减免所得税额度均有所提高。享受过此优惠政策的企业研发费投入从2009年的76867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125315万元,增长63%。共受理技术合同登记128份,合同成交总额30160.21万元,同比增长143%,其中技术交易额28259.94万元,同比增长141%。

  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2603件,同比增长10.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310件,同比增长19.4%;专利授权17839件,同比增长9.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61件,同比增长19.4%。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121件。
(三)全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1.以院市合作为龙头抓手,力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1)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

  今年3月我市与中科院签订了《中国科学院 佛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框架协议》,8月份,研究院获市政府批复正式成立。研究院计划建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研究中心等8大研究中心,目前已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团队、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结核病诊断与治疗药物团队等18个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首批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研团队即将进驻。研究院的建设是推进院市合作的长久化与制度化的重大举措,标志着院市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加强院企科技项目组织实施

  一是组织省院项目申报。根据省科技厅统一部署,我局组织44个项目申报省院专项资金,覆盖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五大领域,其中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挤出法一次烧大规格薄板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等12个项目获立项为省院合作重点项目,共获得省科技厅经费支持1600万元;广东海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动物疾病防治产品抗菌肽buforin II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等16个项目获立项为省院合作引导项目,共获省科技厅经费支持660万元。

  二是组织院市合作项目申报。市级财政今年拿出3000万元、顺德区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院市合作。我局于5月、12月分两批组织了院市合作项目申报及专家评审,共受理185个项目,同比增长147%;项目涵盖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五大领域,涉及企事业单位173家,中科院研究院所51家。共立项支持70个项目,同比增长94%;支持金额2800万元,同比增长92%。院市合作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科院研究院所、企业所认可,各方参与热情高涨,院市合作正在为佛山制造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推动院企实施重大合作项目。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就项目“铝型材表面处理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联合申报省部产学研重大专项,项目总投入6300万元,对制约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对推动广东省甚至全国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向环保、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局配合组织现场答辩工作,项目最后获省厅立项并获300万元经费支持;佛山市广顺电器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项目“新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系统的研究及产业化”总投资4200万元,该系统的研发对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等有直接推动作用,并对构建绿色交通体系、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项目获得省发改委、科技厅多个部门立项支持,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取得突破,被奔驰汽车公司选定为零部件采购定点单位;佛山市钜仕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作,投入4500万元进行项目“高效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核心技术”的研发,项目已被列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有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大尺寸CIGS 电池系列溅射靶材与溅射新工艺及其设备,是实现高效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化的关键,对我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带动作用。

  (3)院市合作成效显著

  据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市引入中科院创新团队41个、共计360余人,涉及中科院下属研究院所40多家,建成专业中心7个、创新平台15个,育成企业40家。院市双方达成合作项目700余项,形成新产品60余项,其中30多项实现产业化,带动产值超500亿元。9月份举行的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工作会议上,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对院市合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我市与中科院合作的科技项目数、参与的科研人员数、实现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指标,均居中科院院地合作工作前列。由于院市合作成效显著,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获得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前三甲荣誉称号。

  2.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1)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一是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加快解决我市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和核心技术问题,推动我市相关产业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良性发展态势,在已成功组建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基础上,今年我局选择在产业规模较大、产业优势明显但产品结构有待优化的智能家电、牛仔服装等7个产业,组织行业内优势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及相关科研院校共同筹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均成功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至此,我市已有1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组建院士工作室。积极组织企业组建各级院士工作室,今年新认定广东省蒙娜丽莎新型无机材料院士工作站等2家省级、1家市级、2家区级院士工作室。目前我市共有26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级院士工作室29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18家、区级4家。通过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高端智力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稳步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今科积极推动各科研院校在我市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学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年各科研院校共举办各类专业培训40多场次,培训学员1300多人次;全年向我市企业派出两批科技特派员共计107人,历史累计派出特派员700人次,为我市培养、输送了一批人才。

  (3)推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

  一是组织省部产学研项目申报。今年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改造提升传统和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184个,获立项39个;申报省院士工作站8个,获立项2个;申报省部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平台14个,获立项7个;申报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4个,获立项3个;申报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个,获立项2个;申报共获省级财政资金资助3860万元,有效地带动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热情。

  二是组织市产学研专项申报。今年6月组织了市产学研专项资金申报及专家评审,共受理92个项目,同比增长近4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类54个、产学研合作深化及模式创新类22个、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类1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占比近60%。经市政府同意立项支持34个项目,同比增长36%;支持金额达680万元,同比增长62%;涉及企业89家、高校院所27家,均较去年有所增长。产学研合作重点从传统优势产业逐步过渡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反映出科技经费对企业发展和产学研合作起到显著的导向性作用。

  (四)招才引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

  开展与澳大利亚联邦科技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合作。7月初,澳大利亚联邦科技与工业研究组织专家团到访佛山,中科院、澳大利亚联邦科技与工业研究组织和佛山市三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筹划合作共建中澳产业技术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技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是澳大利亚的国立科研机构,拥有超过6500名员工,主要任务是为提升澳大利亚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研发服务支持。

  开展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合作。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是欧洲领先的、规模最大的环境中心之一,于今年7月与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中科院城市环境所在广州共同创立了国际环境研究与创新中心(IRICE)。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中科院地化所与我市科技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国际环境研究与创新中心佛山办事处,将国际合作引入院市合作工作,以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创新模式开展环保项目合作。

  开展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合作。7月6日,佛山市政府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为佛山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术服务。我局将协助新城管委会、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开展中德产业对比研究项目,借鉴德国工业发展的先进理念,促进我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强与香港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促进我市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香港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科技资源相对接。南海区政府与香港科学园以共建“粤港创新圈”为目标,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友好合作关系,带动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已启动位于瀚天科技城的粤港联合孵化器等合作项目。

  2.推动高端产业载体建设

  加强高新区核心园、智慧新城、南方智谷、瀚天都市产业基地等为重点的一批产业载体建设,提升承载高端产业的能力,在产业特色、技术水平、产学研结合等创新要素整合上有所突破,辐射和带动相关区域、产业发展。

  推动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建设。7月6日,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佛山新城正式奠基,被列为广东省六大区域发展平台之一。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启动“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目前我局筹划建设“中德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试验区”,成立“中德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中心”,为德国在华企业提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也为我市企业进入德国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推动南方智谷建设。南方智谷是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的重要载体,目前中科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已经落户。南方智谷美的创业园6月底开园,开展高成长初创企业的孵化和培育,承接国际高新产业转移和创业园区企业产业化成果,首批北京伊飒尔交互设计公司、德国Designaffaires、苏州凯蒂亚株式会社等9家企业进驻。

  扶持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发展。加强对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的业务指导,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已引进广东华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高亮度大功率LED的推广和生产”等一批高科技项目落户。推进佛山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争取引入英国牛津大学Isis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办事处、旅美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等机构在佛山设立分部或分中心。

  3.积极引进创新团队

  加强与中科院、高校的合作,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重点建设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其下辖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材料设计与检测中心、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研究所等八大研究中心,加快引进达成合作意向的创新团队入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抗体研发、高端临床检测服务与新技术开发、结核病诊断与药物、科学仪器研制等4个创新团队准备近期进驻佛山,天安塑料公司引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检测与汽车应用团队"、广顺新能源公司引进中科院自动化所“数控技术、交流伺服系统团队”等进入实质性洽谈引进阶段。

  4.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科技项目

      利用我市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和产业优势,鼓励我市重点企业与中科院、高校等开展合作,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如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佛塑科技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佛山金智节能膜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超过1000万平米高科技节能贴膜产品,总投资约1.27亿元人民币,可实现年产值超过5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沃德森公司和中科院能源所合作,投资3000万元新建一条年产10万吨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天安塑料公司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的“环保低碳的新型TPO汽车内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广东华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火炬园,从事高亮度大功率LED封装、LED灯具、LED材料、散热技术的推广和生产。广东高聚激光有限公司落户南海软件园,从事高功率、高亮度和高效率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和系统的开发,填补中国在激光领域多项产业化空白。

  (五)举全市之力抓好LED产业发展

  1.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攻关

  立足我市LED企业较多,产业基础好的特点,我局组织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一是促进政产学研结合,组织关键技术攻关。积极组织我市LED企业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产业专项和重大科技专项,今年共有11家企业参与申报13个项目,其中7个项目进入现场答辩环节,4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获得5350万元的经费支持。通过招投标和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参与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为LED照明产品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科技支撑。去年落户我市的广东省半导体业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就是针对LED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难点而组建的研发机构。二是加强产业载体建设,打造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拥有33万平方米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使其成为我市发展LED产业的重要载体,先后引进了奇力光电、国星半导体等45家半导体照明企业以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中国赛宝实验室、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等高端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得到进一步集聚,在辐射与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我局与罗村街道共同于7月举办“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三大项目落成仪式”,进一步提升基地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全面展示我市LED产业提升发展及自主创新成果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推进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设。我局联合佛山新城管委会重点推进佛山新城LED照明应用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组织申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在高品质LED光源封装技术,模组化LED灯具技术,无电解电容驱动电源技术和智能照明系统控制技术四大方面开展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集成研发和产业化研究,目前该项目已立项入库。

  2.力抓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壮大发展

  推广应用对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按照省市部署,我局以推广应用为抓手,为LED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一是做好推广应用的部署工作。根据广东省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会议精神,我市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公共照明领域的LED改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6月15日,全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我市在公共照明领域全面推广普及LED照明产品工作。市政府与各区政府、佛山新城及市直有关部门签定了《佛山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各自工作任务。我局同时制定了《佛山市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作为推广应用工作的行动指南,通过政策性地扩大终端市场需求,拉动LED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跃上新台阶。8月9日,我局组织召开佛山市LED产品推广应用工作座谈会。会议主要总结了我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情况,并针对五区和佛山新城就LED的推广应用进展情况、问题建议进行了交流。二是做好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8月25日,组织召开全市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暨LED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交流会。在会上,我局组织5家试点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桂城街道、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佛山市路桥建设集团、佛山市中医院与相关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试点任务书,以此举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目前,5家试点单位的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各区和其他单位的情况良好。三是组织佛山市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工程节能服务公司(EMC)资格招标。为加快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步伐,简化LED照明改造工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我局面向社会进行佛山市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工程节能服务公司(EMC)资格公开招标。目前已经遴选出5家节能服务公司为中标单位,中标单位在我市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发挥出了骨干和主力作用。

  (六)促进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

  专业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对于加快经济结构有效调整,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宣传推广我市专业镇工作

  7月19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中山市古镇召开,传达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部署全省科技创新和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各项工作,我市科达机电公司作为企业转型升级代表在大会进行了发言。我局充分利用这次会议契机,一是积极推荐南庄、罗村、西樵、荷城四个镇作为省专业镇转型升级先进典型在会上印发经验总结交流材料,总结和推广我市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好经验好做法。二是组织相关单位填写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编制的《专业镇转型升级活动建议表》、专业镇转型升级问卷调查和第一季度专业镇的有关数据,为省专业镇转型升级现场会系列活动提出建议和数据。三是配合省科技厅接待安排香港文汇报广东分社对我局以及部分专业镇进行专访,宣传我市专业镇转型升级方面的成功经验。

  2.贯彻落实全省有关专业镇的方针政策

  7月19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决定》正式出台,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专业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8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又正式印发,再为专业镇转型升级作出部署。10月15-16日,我局和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一起,组织我市禅城区南庄镇、南海区西樵镇、罗村街道等参加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调研座谈会,传达宣传省委省政府有关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政策精神,同时听取专业镇意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积极谋划。

  3.深入开展专业镇“一校(院)一镇” 工作

  为加强专业镇公共创新平台服务能力建设,积极组织我市专业镇申报省专业镇专项,争取省科技厅经费支持。今年共有7个单位申报省专业镇专项,其中5个项目进入现场答辩环节,有4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的立项。同时,今年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也设立专业镇“一校(院)一镇”合作建设专题,支持专业镇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提升专业镇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为专业镇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为省科技厅“一校(院)一镇”工作的实施提供项目储备。

  4.组织我市专业镇完成省科技厅关于省专业镇转型升级发展状况调研

  我局先后对狮山、西樵、大沥、荷城、乐平、张槎、勒流、均安等专业镇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座谈,进行统一策划和部署,根据产业特点确定合作的高校,通过制订专业镇产业发展规划、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打造专业创新平台、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立院士工作站与特派员工作站等引导创新要素与专业镇对接,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真正解决专业镇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普遍局面,推进我市37个专业镇的转型升级。

  (七)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企业发展

  1.积极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

  根据全省“三打两建”专项行动、知识产权局系统专利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及国务院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部署,我局成立了“三打两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市科技局“三打两建”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加大对假冒专利案件的查处力度。以打击假冒专利为重点,采取定期市场巡查,与各区经济促进局联合执法,与市各相关单位组织综合执法队伍联合行动等多种方式,对汽车用品、箱包皮具、医疗器械、电脑配件等多个行业进行检查。全年共组织了78次联合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588人次,分别组织了禅城、南海、高明、三水知识产权局及相关部门检查了日用品、化妆品、汽配、食品、药品、箱包等商品9841件。共处理专利案件53宗,其中处理专利侵权案件17件,调解专利侵权案件10件,假冒专利案件26件,处理案件量比去年增长了100%。涉案金额80万元,其中大案2件、涉案金额45.4万元。

  2.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多方合作机制。联合佛山市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版权局、经济和信息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正版正货承诺”活动;与珠三角地区其他8个地市知识产权局的代表共同签订《珠江三角洲地区专利行政执法合作协议》,从政策研讨、业务交流、信息共享、执法协作等五方面,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合作。

  二是推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组织市知识产权协会、禅城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共同探讨专利侵权纠纷的第三方和解机制,并达成初步共识,开展试点工作。

  三是探讨建立专利纠纷仲裁机制。拓宽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渠道和途径,与佛山仲裁委员会探讨共同构建专利纠纷仲裁解决模式,建立专利纠纷仲裁室,增加专利纠纷的仲裁途径。

  四是积极与法院沟通,尽力缩小司法和行政对于侵权判定标准的分歧,同时还组织知识产权专家对部分疑难案件进行咨询会商,确保案件处理的准确性。

  五是开展专利纠纷案件回访活动。举办“专利纠纷案件回访座谈会”,听取专利纠纷案件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专利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和水平。

  六是建立市场巡查制度。定期进行市场巡查,建立市场巡查登记表,建立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网络,加强沟通交流和宣传,帮助专业市场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八)努力提升科技管理能力与水平

  1.完成内设机构调整

  2011年12月,市委市政府为加强高新区建设,作出高新区“迁师”南海决定,通过高新区核心园区建设和产业聚集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佛山高新区的整个发展;市高新区管委会原有行政编制8名,10位在编人员划入市科技局。经研究,我局决定撤销人事科,将原人事科职责合并到办公室,原发展计划科更名为发展规划科,增设综合计划科、产学研结合科、科技交流合作科,以加强科技招商、招才引智、科技合作等工作。经过调整,进一步精简了局后勤部门的人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明确和强化了科技招商的职责,有力的推动科技招商向选优选强转变。

  2.规范局机关建设

  积极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顺科技局机关党委属下党组织隶属关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将局自建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纳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佛山分厅建设;规范和优化公文办理流程,全面贯彻执行《保密法》,大大增强保密意识和能力;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局网站改版及局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网上跟踪监督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3.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暖春行动”

  2012年,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服务企业暖春行动”,深入基层,主动了解和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结合科技业务特点,组织并邀请有关专家对国家、省最新的科技政策、信息和科技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难点、要点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讲解,帮助企业准确理解科技政策,提高企业研究开发和科技项目管理的水平。组织“企业技术创新专题培训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培训会”、“2012年度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培训会议”、“科技奖励申报培训会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培训工作会议”、“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工作会议”、“公共专业技术服务机构项目申报座谈会”、“2012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动员和培训会”、“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及竞争策略专题讲座”、“佛山市知识产权政策宣讲会”、“发明专利申请策略及实审答辩技巧的专题讲座”、“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宣会议”等各类科技、知识产权专题讲座。

  4.加强科技项目管理

  (1)制定相关规定加强绩效管理

  为确保我市科技计划项目专项经费的充分、高效使用,我局于今年5月份制定了《佛山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验收程序、材料要求、验收标准等,为强化市级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指南。

  同时,我局及时做好2011年度市级财政资金支出150万元以上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认真理清每一个项目,严格把控每一笔支出,确保自评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努力做到规范使用,科学管理,监管有效。经过评审,我局2011年度市级财政项目绩效获评“优秀”称号。

  (2)遴选省、市两级科技经费审计机构

  根据省科技厅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省市科技项目(课题)经费的管理,做好科技项目(课题)预算评审、中期管理和财务验收等工作,我局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一批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推荐到省科技厅,从事2012-2015年度省级科技项目(课题)经费的审计工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等阶段,我市众联、信华、中瑞诚等10家(含顺德区)会计师事务所最终入选。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方面,结合我市科技工作实际,我局及时制定了相关规定,并经过各区经济促进局推荐、与市财政局共同评选和公示等阶段,共遴选了16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2012-2015年度市级科技项目(课题)经费的审计工作。

  (3)加大项目监督检查力度

  完成2011年度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组织36家企业填写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中期执行情况项目实施自查报告;配合省科技厅对我市共有31个项目开展2012年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工作;配合省审计厅对我市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合计13项,总经费合计19880万元)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008年以前的近200项市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了财务审计及清查验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历年市产学研合作项目、院市合作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完成2012年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的结题工作。对2008年及以前立项而尚未办理验收(结题)的项目进行清查,逾期不办理的项目视作自动申请撤销。组织验收2011年执行期限届满的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合计43项通过验收、22项完工结题、15项予以终止;协助市财政局将项目结余经费下拨到相关项目承担单位。

   二、存在问题

  尽管2012年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仅为深圳的1/3,苏州的2/5,广州的2/3,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企业创新意识与管理水平仍有待大幅提高,是佛山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二是人才瓶颈突出。我市本身科教资源匮乏,且地域、政策、环境等方面对于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遑论与北上广、江浙、长三角相比,即便在珠三角城市当中也不具优势,以致科技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短缺。三是科技投入问题。缘于历史原因,佛山市、区财政分灶吃饭,财力下沉,高效统筹机制难以形成。各区竞争发展,利弊并存,政策各异,投入分散,难于整合。2011年,佛山地方财政科技支出12.9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3.32%,但84%来自于下辖五区,且各区发展、投入也极不均衡。统计数据显示,佛山与省内的广州深圳东莞,或是国内的苏州宁波烟台等城市,在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的某些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城市的科技人才和经费投入基本是佛山的2-3倍,凸显佛山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发展后劲的不足。

   三、2013年工作重点

  (一)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全面启动和有序推进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各项工作,根据《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年)》及其实施方案,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专项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估考核制度,推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双转型、双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以创新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导作用,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佛同城的地缘优势,全面构建一流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一流的创新人才体系,一流的行政支撑体系,着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提升工程、传统制造业创新升级工程、新兴产业培育提升工程、产业聚集提升工程、产业创新链条重点突破工程、创新人才建设工程、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工程、科技服务网络培育工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科技惠民工程,十大创新工程。

  实现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社会文化、人文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资源高度集聚、创新的队伍激情灵动、创新的政策集成配套、创新的体系完备合理、创新的效率全国领先、创新的环境更加优越,建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和强大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切实做大做强民营企业

  积极发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我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作用,进一步突出资金扶持重点,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着力改善科技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环境。调整和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既重视支持项目实施又支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培育,既重视企业创新又支持创新环境改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发展道路,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三)做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实施

  继续做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和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支持一批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项目。特别是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科技专项的项目储备方面,加强调研和辅导,争取更多省级科技资源投向佛山,提高我市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省科技厅“一校(院)一镇”工作为抓手,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工作。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联合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开展对有关科技服务机构等部门的调研,并对历年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和已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跟踪调查和数据分析,掌握我市科技成果管理发展的特点、态势、制约因素、区域布局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及数据统计分析,形成《佛山市科技成果管理现状》、《佛山市2011~2020科技成果管理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等分析报告,为制定我市科技成果管理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抓好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

  贯彻落实省、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佛山市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要求,组织、指导、推动全市道路、公共场所、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财政或国有资本投资的照明工程的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工作,以2013年上半年在我市召开的“全省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现场会”为契机,推动我市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在2013年底前按质按量完成推广应有任务。

  (六)加快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引进中国科学院和所属研究所共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转移转化平台、人才培训基地,引进中科院高层次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育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我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促进研究院承接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与佛山企业的对接。推进“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建设,引进德国工业设计服务机构,提升和服务我市的中小企业;建设“中德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试验区”,并成立“中德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中心”,为德国在华企业提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也为我市企业进入德国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七)推动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

  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产业化优势,有计划有方向地将中关村高层次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吸引到佛山,满足中关村企业的区域配置和产业化需求,承接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化转移。

  (八)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结合“三打两建”专项行动,继续认真做好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处理,加强查处假冒专利行为,加强市场巡查,大力查处侵权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及相关工作;继续加强对各区人员的执法业务指导和培训,深入开展案件回访系列活动,提高全市知识产权执法水平;加强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多渠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九)继续加强机关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科技行政管理工作。推行局机关办公规范化管理,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优化流程,强化功能,推进局网站改版及局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科技统计分析工作,更好发挥统计数据服务决策和监测功能。加强保密档案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干部培训工作,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 佛山新闻网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18号经华大厦10-12楼 电话:0757-83385761 传真:0757-83355500

电子邮箱: fskjj@fskjj.foshan.gov.cn 粤ICP备19060878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64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