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网欢迎您!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14年佛山市科技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发表单位:本网 发表时间: 2015-02-04 15:10 [ 浏览字体: ]
 

 

2014年,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通过“竖大旗、创机制、筑环境、建平台、引团队、强企业、聚产业”,着力推进8项行动计划。一年来,市区联动,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形成区域分类发展、资源协调共建的良好新格局。现总结如下:

一、2014年全市科技工作情况

(一)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过程中,我市注重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2014年,我局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佛山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设立方案》、《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形成了创新导向的政策合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建立“佛山市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我市政策落实工作中的问题,研究制定我市政策落实激励措施。2013年度,我市(不含顺德)79家企业申报了400个项目;其中394个项目(79家企业)通过技术鉴定,累计投入研发费7.82亿元,减免税收9800万元。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宣传的力度。按照宣传工作服务于各项科技业务的思想理念,我局充分借助各类传播媒介,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一方面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有关信息材料,使市领导及时掌握我局重点工作进展和成效;另一方面做好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与科技日报、南方日报、佛山日报开展战略合作,全年共推出11个专版。我局还积极运用新媒体,全年在新浪微博“佛山科技”发布信息450条。通过举办“科技进步活动月”推动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四是深化科技创新服务。全力推进大科室制完善创新工作流程,通过流程再造、分权制衡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机构。将原有的9个业务科室按照业务流程整合成3个大中心,总体上形成一室三部的架构,将所有科室的项目组织管理、监督、评价职能实行分开管理,互相监督,促进了各项行政权力的规范运行,提高了工作效能和管理服务能力。在园区设立服务点,将服务前移,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使信息的传递更有效、更及时,及时解决企业急需问题。

(二)创新平台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局根据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现场会精神,通过组织申报科技项目、召开交流座谈会、跟进建设情况等方式,加强统筹协调工作,积极发挥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引导作用。一是推动新型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协调推进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引进“生物前沿即时诊断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等2个团队,另有3个创新团队初步敲定入驻;累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8个,累计获科技成果近20项;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77名、本科生91名;投入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加快成果产业化步伐。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研究院已累计投入2.5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研究院已引进创新团队3个,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4个,累计获专利40项、科技成果82项;获批成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山大学本科实习教学基地,共招收博硕士研究生184名。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已入驻团队18个,均已注册成立公司并开展工作,工作人员数量已超过200人;上述团队与我市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5项,形成专利57项、科技成果30项;已招收本科生82人,另招收硕士研究生45人。积极推动一批新型研发平台落户,积极协助和推动中山大学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在顺德区共建“广东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培育中心”;协调推动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的落户,研究院已确定办公场地并开展装修工作,与13个科研团队达成初步入驻意向,其中2个获2014年度市级创新团队立项支持。二是院市合作平台建设扎实推进。至2014年底,院市合作形成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育成中心)+7个专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平台、若干个产业园区的创新体系,引入中科院创新团队89个,其中省级创新团队1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5个,总人数达671人,其中院士8人、副研究员及以上187人,博士学位的266人、硕士学位以上的456人。院市双方开展项目合作近1100项,形成新产品300多项,近百个项目实现产业化,带动产值超500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推进企事业研发机构水平快速发展。组织企业承担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4年市科技计划项目共受理有效申报项目388项,其中科技创新团队申报达79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申报达130个、院市合作载体及项目类申报达154个、专利战略项目申报达25个,最终确定拟立项扶持项目119项,资助经费总额达18610万元。

(三)创新主体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巩固成绩,组织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检查和推荐认定、复审培训工作,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3家,至年底全市拥有618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8家,产值超亿元共有317家,超五亿元的115家,超十亿元的65家。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84.17亿元,总收入3020.5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2329.31亿元,出口总额123亿美元,净利润188.57亿元,实际上缴税费总额114.48亿元。二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14年广东工业设计城和佛山新媒体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4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2014年度受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126项,17项立项,资助金额776万元;受理省创新项目申报141项,43项获得立项,资助金额1290万元。2014年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共受理有效申报项目296项,89项获得立项,资助金额2820万元。

(四)创新团队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计划。我市首批引进资助11个科技创新团队落地,资助金额达4100万元(首批按60%下拨2460万元),带动上述11家个团队2014年度项目投入资金740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创新团队5个、市级创新团队29个、区级创新团队100多个。2014年继续开展市创新创业团队扶持项目,收到有效申报79个,共扶持13个项目,扶持金额近7000万元。二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2014年PLCopen国际认证培训机构IEC 61131-3广东培训中心在我市成立,这是华南地区目前唯一能颁发“IEC 61131-3国际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签约共建德国库卡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培训基地项目,是德国库卡目前唯一一家与高校联合办学模式的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培训中心。

(五)科技金融产业进一步紧密融合。一是制定财政科技资金使用实施意见。佛山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改变现有单一财政资助的支持方式,逐渐推动财政资金使用从单一无偿向多元结合、从分散支持向集聚使用、从注重项目资助向支持平台建设转变。二是组建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技术、轻资产的特点,2014年出台了《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设立方案》,设立规模2-3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一、二期投入1.2亿元已经到位,通过对100多家企业的走访和宣讲,已促成银行与3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成贷款授信意向。广东希荻薇电子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佛山农商行划拨的300万元贷款,成为风险补偿基金成立以来首家受惠企业。三是成立佛山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2014年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佛山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在火炬园正式成立,中心主要集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资源,以逐步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开展企业信用管理等工作为目标,为科技型企业搭建一个全面的金融服务平台。四是推进科技保险试点工作。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科技保险的试点城市之一,推进科技保险、加强创新保障是我市科技金融相结合的重要工作。目前《佛山市科技保险试点方案》已上报市政府,该方案拟建立试点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保险模式探索,提高我市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保障环境。

(六)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推进。一是形成知识产权服务新平台。2014年我市知识产权取得新的突破,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两个国字号荣誉,他们将成为佛山发展的新名片,有利于推动完善佛山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发展的持续动力。二是实施“鲲鹏”计划和“繁星”计划。2014年我市专利申请量25577件,同比增长5.9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629件,增长率高达47.59%,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量总比为22.01%,比上一年度提高约5%。专利授权量19756件,同比增长10.9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00件,同比增长5.71%,有效发明专利5244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跃至全省第三位,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和万人有效专利申请量均居全省前列,实现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全年新增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3项,外观设计优秀奖4项。三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新成效。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南海)和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区(顺德)均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组验收。2014年禅城区专利投保470件,同比增长24.01%,保费32.59万元,总保额达967.8万元。新增16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共74件知识产权获得2.89亿元的贷款,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数51项,758件知识产权参与质押融资,融资总额达7.1587亿元。四是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价值生态链。我市成立市知识产权协会联盟,成立市专利代理人协会,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引进培育高端服务机构,建设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编织出服务内容全面、重品质优服务的服务网络,打造知识产权经济全产业链。五是加强专利维权执法。按照《2014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任务分工》的部署,制定我局2014年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年受理专利案件55件,共开展了16次市、区、镇街联动的专利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10余人次,检查禅城、南海、三水三个区的商品共1700多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七)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改革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围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提升、协同创新、创新源培育”,编制创新链产业链结合科技创新项目指南,制订2014年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办法,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现场答辩、现场考察等工作,形成评审意见。实施2014年市科技进步奖评审,推荐获得29项省科学技术奖。二是加强科技项目过程管理。根据《佛山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我局在2014年首次启动了重大科技项目中期评估工作。扶持资金超过100万元的项目有23个,最终有18个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5个项目因资金使用进度滞后等原因延期评估。三是强化科技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建立科技资金绩效全链条管理制度,科技管理部门在资金预算编制时须明确绩效目标,每年由财政部门会同相关监管部门对科技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跟踪和评价。对绩效较好的专题专项,实行预算优先安排或扩大资金规模,对绩效不佳、存在问题的专题专项,实行缩减规模、调整资助方式或予以撤销。此外,加快企业信用征信系统建设,建立科技资金使用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八)机关建设进一步科学规范。2014年市科技局积极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深入查摆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推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着力构建科技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机关建设更加科学规范,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文风会风大幅改进。通过制定全年会议计划,修订会议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会议审批程序,统筹安排会议,提高会议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严格控制会议活动规模,切实提高会议效率。据统计,今年比去年同期发文会议数量减少14个,减少比率为22%,文件数量减少54个,减少比率14% 。二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办公会议制度,遵守“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认真执行党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项目决策在充分调研及论证的前提下,需经局党组领导班子集体审议后方可通过。局党组会纠正了以往“一把手先发言”现象,改由班子成员先发言,再由主要领导综合大家意见后形成决策意见,有效杜绝了“一言堂”现象。三是“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为了控制行政管理经费,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和出台一些具体管理办法,包括会议经费、出国出境经费、公务用车等方面。今年,局“三公经费”为12.86万元,同比减少68%。四是以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将科技项目申报流程标准化、网络化,将申报条件明确化、标准化,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同时在已实现项目申报、立项等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增加项目评审等环节的透明度,加强项目的实地考察,合理引入第三方进行项目监理验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均等化,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环境。五是机关信息化办公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提升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上办事大厅建设水平,佛山市科技局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自2011年3月年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12月底,注册的企事业单位1887个,注册用户达8560名;上线业务63项,其中科技项目19项,事项审批3项,成果奖励6项,知识产权35项;累计受理项目申报12652项,组织网评46次,共评审项目14200多人次。六是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通过实行科技管理专员制度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型城市重点企业联系人制度,不断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并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有效的解决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2015年度工作计划

2015年 市科技局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坚持走佛山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使创新驱动真正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动力。

(一)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市、区的联动和沟通,增强科技工作服务大局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工作环境。

(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用好用足科技激励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围绕“高企”申报,举办各类培训班,指导、帮助企业整理申报材料,按期完成申报。力争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全市培育出2-3家如深圳华为技术、中兴通讯这样大型、有重要影响力的、地方税收贡献大的高科技企业。坚持以创业促创新,引导企业创造和转化科技成果,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创新模式,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招才引智,大力引进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项目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关注和落户佛山,加快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服务体系。深化完善科技金融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启动佛山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中心的功能,推动中心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开展佛山科技企业数据库和信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投融资支撑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评估、质押和融资抵押的创新平台,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等,

(四)打造知识产权过程服务链。紧紧围绕知识产权价值生态链“一个中心”,高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两面旗帜”,深入实施鲲鹏、繁星、乘龙“三大计划”,全面激活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四大平台”,重点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等“五大任务”,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为我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五)促进科技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关于加快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以及各项政策的宣传发动工作,发挥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拉动全社会创新资源投入科技服务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两三年内,规划建设1-2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以及一批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市场影响较大的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和平台。

(六)加强日常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做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月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报送有关计划进展情况,落实好重大项目、团队的重点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和督查力度,尤其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和检查评估,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2014年12月26日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 佛山新闻网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18号经华大厦10-12楼 电话:0757-83385761 传真:0757-83355500

电子邮箱: fskjj@fskjj.foshan.gov.cn 粤ICP备19060878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64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109号